中国大飞机“三剑客”进入到收获期,一机日趋成熟,两机完成总装,更硬气更高端的中国制造即将“登场”。
中国大飞机近况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飞机总经理唐军透露了我国自主研制的三型大飞机已经进入收获期。
据了解,大运“鲲鹏”将完成系列高难度试验试飞任务,有望在较短周期内交付用户;大客C919将完成总装,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也将完成总装。这标志着我国“三个大飞机”项目今年将全面迈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进入收获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硬气、高端的中国制造
2014年11月,大运“鲲鹏”亮相珠海航展,引起国内外震动。航展结束后,“鲲鹏”又按计划进行了一系列高难度和极端环境下的试验试飞工作,目前所有试验试飞工作进展顺利。
“鲲鹏”是大国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其研制及生产,填补了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装备“中国造”空白,具有很高的技术附加值和产业链带动效应,可能会涉及上百个行业、成千个供应商,必将对拉动民族科技工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另外两个即将完成总装的大飞机,同样硬气、高端。C919客机是我国家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重点型号之一,中航工业是主供应商,在项目研制中承担了发动机、8大部分机体结构以及26个机载系统的研制工作。水陆两栖飞机AG600是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而增加的一款重大装备,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备战中国制造2025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未来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都是未来的竞争高地。
航空行业作业重大装备领域,自然要积极备战中国制造2025战略。如今,国产飞机在自主创新水平上不断提升,逐渐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国产飞机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走出去。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飞机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目前,国产飞机已经进入到俄罗斯、美国这类传统航空强国市场,还是国产飞机发动机研制取得突破,都意味着我国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的成就。随着中国大飞机“三剑客”进入收获期,更硬气更高端的中国制造蓄势待飞。